在這個數位時代,網站已經成為商業或個人展示品牌、吸引客戶或分享資訊的重要工具。為了省下預算並快速上線,我曾考慮自己動手(DIY)架設網站,像是使用 WordPress、Joomla 或 Wix 這類平台,畢竟這些工具主打「零技術門檻」,讓即使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也能輕鬆打造網站。
然而,實際動手後,我才發現 DIY 網站製作並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。表面上看來,這些平台提供的功能很直覺,但背後卻隱藏著許多未預期的入坑風險與挑戰。這篇文章,我會分享自己的經驗,深入探討這些隱藏成本,並分析為什麼有時候請專業的網頁設計師,反而是更值得的選擇。
DIY網站製作的隱藏成本
1. 時間成本
建立一個網站並非輕鬆快速的任務,尤其是對新手而言。從學習如何使用平台、挑選合適的主題和插件,到設計頁面和測試功能,每一步都需要投入大量時間。這些時間原本可以用來發展業務、專注於核心工作,但DIY網站製作可能讓您深陷技術細節,耗費數小時甚至數週。
2. 學習曲線
每個DIY平台都有其獨特的學習門檻。例如,WordPress和Joomla功能強大但相對複雜,需要理解後台管理、插件安裝和維護;而Wix雖然操作簡單,但自定義選項有限。學習這些新技能所需的時間和精力,無形中成為一項隱藏成本。
3. 隱藏的技術費用
許多DIY平台提供免費或低價的入門方案,但這些方案通常功能有限。要實現進階功能,例如自定義設計或電子商務功能,您可能需要購買付費主題、插件或升級方案。例如,WordPress的免費資源可能無法滿足需求,而Wix的免費方案也需升級才能解鎖更多功能,這些額外費用往往在初期被忽略。
4. 維護和更新
網站建成後並非一勞永逸。平台、主題和插件需要定期更新,以確保安全性和性能。若疏忽維護,網站可能出現故障,甚至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。這些維護工作需要時間和技術知識,對DIY用戶來說是一項持續的隱形成本。
5. SEO優化
一個成功的網站需要良好的SEO(搜尋引擎優化)策略來提升搜尋引擎排名,吸引流量。然而,DIY用戶往往缺乏SEO專業知識,例如關鍵字研究、內容優化或技術SEO的最佳實踐。這可能導致網站難以被目標客戶發現,錯失商機。